近年来,自动挡的汽车愈加多。不少人选择自动挡的汽车,图的就是个便捷。但在找到轻松驾驶的感觉之后,又不免感觉它不够味道,好像在整体性能表现上一直稍逊于手工挡的汽车。就像全自动照相机(俗称“傻瓜照相机”)一样,自动挡汽车也被一些人称为“傻瓜车”。
自动挡其实不“傻”。内行人都了解,全自动照相机假如想追求特殊成效时,还需要启用相机上的一些特殊功能。开自动挡的车也是一样,只运用停车挡(P挡)、倒车挡(R挡)、空挡(N挡)及前进挡(D挡)完全可以满足一般驾驶的需要,而假如遇见一些特殊的驾驶环境,就需要运用其他功能挡了。因此,假如你可以选择一种正确操控方法,自动挡汽车会有比手工挡汽车更好的表现。
不少驾驶者初开自动挡车时,常常是一个D挡走完全程,其间只能在停车时用N挡和R、P挡,至于其余的挡位则形同虚设,这对汽车的动力性、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是不利的。因此,在驾驶自动挡汽车之前,若能知道它的正确用法,对改变驾驶技术大有帮助。
目前很多自动挡的车都设有“限制挡”,“1”、“2”、“3”、“4”等一些挡位,其功能是限制自动变速箱的换挡机会,以达成发动机转速持续提高的目的,有益于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的输出。
譬如用“限制1挡”,当发动机的转速和行车速度增加时,自动变速箱不会随之升高挡位(具备发动机超转速保护功能的自动变速箱在发动机超转速时除外),而用“限制2挡”时,自动变速箱只能在一二挡之间转换,其余类推。
正由于“限制挡”的特殊功能,所以运用“限制挡”常会给人以驾驶手工挡车的类似感觉,车的动力性更易于表现,因此也有一部分人称“限制挡”为“运动挡”。
运用“限制挡”的另一个用途是借助发动机的牵制力控制行车速度。在连续长期长距离地下坡尤其是下陡坡时,运用“限制挡”可以增加汽车的安全性,降低制动次数,防止制动蹄片过热而致使制动成效衰减。
“限制挡”的另一个作用与功效是在需要扭矩力时运用。当车轮陷在泥泞坑洼中,或者是在上坡时,用“限制挡”会用车看上去更合人意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