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品 | 搜狐汽车·汽车咖啡店
作者 | 黄慧中
提起在华合资品牌的新能源化转型,好像大伙的步调都差不多,虽然不断有新能源商品进入市场,但想复刻燃油车年代的热卖绝不是易事。
对于深耕国内市场20年的长安马自达,也是直到去年马自达EZ-6正式上市,才真的完成了迈出新能源策略转型的第一步。
豪掷百亿押注新能源,剑指全球市场,长安马自达的“双百翻番”策略已扬帆起航,并将“成为合资新能源第一品牌”视为目的愿景。面对比亚迪、特斯拉这类新能源车范围的“巨无霸”玩家,这家合资车企背靠中国新能源Supply chain,试图完成背水一战的转型冲锋。
重回巅峰的乐观
日前,长安马自达发布“双百翻番”策略计划,并启动新能源整车出口中心。简单来讲,就是在新能源范围“投资百亿、达成出海贸易额百亿,目的在2027年达成企业产值翻番”。
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:“今年是长安马自达成立二十周年。一直以来,长安与马自达一直维持着好的策略合作关系,在策略诉求和经营理念上充分互信,在商品技术和全球化拓展上开放共享,不断探索合资合作的新生态。面向将来,大家将继续携手共进,一同描绘又一个二十年”。
在前一个合作的二十年里,长安马自达的销售量峰值出目前2017年,达到了30.1万辆,到2024年时全年销售量已降至8万台。
眼下,合资车企面临的困难不止是内部转型,还包含当下在国内市场的舆论环境。即使这样,长安马自达仍然有“乐观的心态和乐观的计划”——那就是对2027年重回销售量巅峰的期待。
“乐观的心态”源于双方母公司对于长安马自达在进步上的策略支持,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毛笼胜弘在活动上说到,“大家将和长安马自达在新能源范围持续加强投资,不断增强当地化研发能力,2025年,大家将推出全新SUV车型,以后将不断拓展商品阵容,开发并推出第3款/第4款新能源车型。”
显然,双方合作推出的EZ-6和EZ-60两款全新车型被视为新起点下的“开路先锋”,过去两年的新能源转型实践,与通过两款车型的实战,长安马自达不断打磨团队。马自达将和长安汽车进一步深化策略互信,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拓展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的合作。
譬如产品开发中心,技术团队规模已经从当初的100人扩大到300多人;自动化开发团队已经和双方母公司搭建起了体系化高效协作的步骤;制造经验超越10年的资深工程师超越1000人,占整体一线制造职员的接近二分之一;四大车间有13个工艺培训道场,打造了健全的工艺传承体系。
为了完善团队组织,提高效率,中日双方达成了“两个需要”:第一个需要,是开会需要要明确讲解我们的看法,要用“赞同、反对、需要”意思明确的词汇,不可以用含糊表达的词汇,譬如期待、期望;第二个需要,对于已经达成一致并决定的事情,每个部门需要严格根据需要实行。这类看上去简单的东西,但在合资企业中是提升共识、提高效率的有力武器。
长安马自达汽车公司总裁松田英久在交流会上表示,“在国内市场,合资车企面临着严峻挑战,在双方母公司大力支持下,大家坚定转型新能源,坚定不移地深耕国内市场。电动化从未改变大家对驾乘愉悦的追求,马自达依旧是国内市场用户热爱的马自达。”
“‘乐观的计划’则体目前——到2027年之前,长安马自达每年都将推出一款全新的商品,冲击年销30万台,而且新能源车的占比要达到90%,即27万辆。为了达成这一目的,基本上每年的增长率要保证在50%以上。” 长安马自达汽车公司实行副总裁邓智涛介绍到。
不甘心只做“小而美”的车企
中国新能源车商品和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,中国汽车出口连续两年“全球第一”,自主车企们卷着国内市场的同时正在加速全方位出海。长安马自达试图“借势打力”,汲取中国智慧,完成输出全球化标准的全方位转型,成为“合资2.0年代”的新玩家。
据乘联会数据,马自达EZ-6上市5个多月以来,累计批发销售量达5962辆。月均一千辆左右的成绩,在合资阵营的新能源车中的表现还可以,但只在国内跟一众自主新能源品牌接着卷,显然不是明智之举。
“当时马自达EZ-6刚亮相的时候,业界对于‘深蓝换壳车’的说法,在大家看来这叫‘定性的负面率’,只须大家一发声,负面率就特别高。后来媒体老师跟大家交流马自达EZ-6的销售量状况,说实话当时不是特别好,所以一直以来大家不断调整营销推广方案、商品思路。”邓智涛坦言。
可能,凭着着合资方的国外资源,卷出去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MAZDA 6e作为EZ-6全球化车型,将依托南京工厂新能源整车出口中心完成全球化布局。它的下线,也是长安马自达健全新能源的“研发-制造-销售”为一体的试炼。
现在,马自达已签订的销售国家有67个。
4月20日,第一批600台MAZDA6e会从上海港装船发往欧洲,还有英国等左舵车的市场,2025年夏季将在欧洲完成上市,并计划逐步拓展至泰国等更多国家。
2027年同样也是长安马自达发力国外市场的目的年份。根据计划,力争到2027年时,长安马自达国外市场的销售量将占三分之一,新能源车的销售量也占三分之一。换言之,也就是长安马自达需要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完成10万辆的出口重任,其中包括9万辆新能源车。
提到在转型时面临的外部困难,邓智涛还透露了一个小故事:“2023年底的提供商大会上,当时EZ-6的提供商招商进展举步维艰,在合资品牌里欧系的新能源进步比日系的强,当马自达说要做合资新能源时,提供商的预期不高。后来大家做了很多的工作,直到提供商们和商品见面后,才提高了他们的信心,给到超出大家预期的配合度。”
也正是有了第一款商品,跑通了与提供商们之间的配合,长安马自达在塑造马自达EZ-60时,才有信心把长安汽车内部的“项目跟投制”引入长安马自达。现在已经有398名职员参与马自达EZ-60的“项目跟投”,初始跟投资金达到1000万以上。
马自达EZ-60上市在即,怎么样让它打破国内市场对合资新能源车的刻板印象,做到一炮而红,成了摆在长安马自达眼下的必答卷。